☰
主頁
關於我們
願景及使命
會章
歷史及大事紀要
策略發展計劃
組織架構
贊助人及會長
執行委員會
委員會
秘書處
國際機構公職人員
委員會成員
級別鑑定師
國際裁判
榮譽及獎項
政策
處理投訴政策
免受侵犯政策
職位空缺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II (Contract)
招標公告
聯絡我們
新聞及刊物
新聞
2025年
4月
3月
2月
1月
2024年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2023年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2022年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2021年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刊物
年報
財務報告
會訊
2024年會訊
2021年會訊
2019年會訊
2018年會訊
2017年會訊
2016年會訊
2015年會訊
月曆
運動項目及級別鑑定
射箭
田徑
羽毛球
硬地滾球
劍擊
草地滾球
射擊
游泳
乒乓球
保齡球
輪椅籃球
代表隊集訓隊
運動員名單
教練名單
選拔及上訴機制
代表隊集訓隊及培訓發展隊運動員守則
海外比賽安排指引
自費參加海外比賽指引
運動禁藥管制
運動員資助
運動發展及支援基金
運動員教練培訓基金
其他資助
傑出運動員選舉
2024 傑出運動員選舉
2023 傑出運動員選舉
FILA 2022傑出運動員選舉
FILA 2019傑出運動員選舉
Kappa 2018傑出運動員選舉
Kappa 2017傑出運動員選舉
Kappa 2016傑出運動員選舉
Kappa 2015傑出運動員選舉
Kappa 2014傑出運動員選舉
Kappa 2013傑出運動員選舉
曾子修紀念獎
2024 曾子修紀念獎
2023 曾子修紀念獎
FILA 2022 曾子修紀念獎
成績搜尋器
賽事及活動
殘疾人運動社區及學校發展計劃
殘疾人運動示範及體驗
殘疾⼈運動同樂⽇
觀塘區
訓練班
2025年4月至9月
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
報名及參加者須知
本地賽事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海外賽事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大型綜合運動會
殘疾人奧運會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亞洲青少年殘疾人運動會
香港殘奧日
2018年
2016年
齊撐殘疾運動員
2025年
2024年
齊撐殘奧精英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其他活動
媒體中心
相片
影片
殘運之友
目標及工作
活動花絮
2024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加入我們
會員專區
申請表格
會員登入
捐款支持
搜尋
關於我們
願景及使命
會章
歷史及大事紀要
策略發展計劃
組織架構
國際機構公職人員
榮譽及獎項
政策
職位空缺
招標公告
聯絡我們
新聞及刊物
新聞
刊物
運動項目及級別鑑定
射箭
田徑
羽毛球
硬地滾球
劍擊
草地滾球
射擊
游泳
乒乓球
保齡球
輪椅籃球
代表隊集訓隊
運動員名單
教練名單
選拔及上訴機制
代表隊集訓隊及培訓發展隊運動員守則
海外比賽安排指引
自費參加海外比賽指引
運動禁藥管制
運動員資助
傑出運動員選舉
曾子修紀念獎
成績搜尋器
賽事及活動
殘疾人運動社區及學校發展計劃
訓練班
本地賽事
海外賽事
大型綜合運動會
香港殘奧日
齊撐殘疾運動員
齊撐殘奧精英
其他活動
媒體中心
相片
影片
殘運之友
目標及工作
活動花絮
加入我們
會員專區
申請表格
會員登入
捐款支持
新聞及刊物
新聞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2021年
刊物
23-7-2022
協會慶祝成立半世紀 承續輝煌成就 開創殘疾人運動新里程
(左起) 殘奧運田徑六金得主蘇樺偉先生、嶺南大學歷史系學生張進文先生、協會會長馮馬潔嫻女士、協會名譽會長周一嶽醫生、商務印書館董事總經理李家駒博士、協會主席梁禮賢醫生、香港首批殘奧運金牌得主曹萍女士出席《我們永不言棄—走過殘疾人運動50年》新書講座。
梁禮賢醫生(左二)、張進文先生(右二)、曹萍女士(右一)於《我們永不言棄—走過殘疾人運動50年》新書講座分享籌備書籍的源由及過程。
(左起)周一嶽醫生、蘇樺偉先生及馮馬潔嫻女士於《我們永不言棄—走過殘疾人運動50年》新書講座分享殘疾人奧運會的難忘回憶。
協會新書《我們永不言棄—走過殘疾人運動50年》展現不同時代的香港殘疾人運動風貌,以及記錄殘疾人運動先行者和運動員堅韌不拔、永不言棄的動人故事。
協會自1972年成立,今年迎來創會50週年。走過半世紀歷程,協會一直致力推動本地殘疾人運動發展,從社區基層至精英級別發展不同殘疾人運動項目,培育本地殘疾運動員提升競技水平,締造體育成就。見證本地及國際殘疾人運動變遷,協會以「承續開創」為主題推出一系列會慶活動,展示半世紀以來經歷的機遇及挑戰,以及延續本地殘疾人運動輝煌成就和發展。
協會50週年的其中一份獻禮,乃是於香港書展2022推出與商務印書館共同策劃的新書《我們永不言棄—走過殘疾人運動50年》。新書回顧協會及香港殘疾人運動的發展,分為兩大部分,包括由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劉智鵬教授及歷史系「服務研習」學生撰寫的歷史部分,以客觀角度展現不同時代的香港殘疾人運動風貌;以及由前香港體育記者協會主席兼資深記者朱凱勤先生記錄協會成員及運動員分享的口述歷史部分,闡述一眾殘疾人運動先行者和運動員堅韌不拔、永不言棄的動人故事。
為推動殘疾人運動的可持續發展,協會亦乘金禧之慶,啟動多項具前瞻性的計劃,務求更有效地發掘潛質運動員及支援殘疾運動員提升競技水平,包括設立「運動員教練培訓基金」培育殘疾運動員晉身教練行列、與域多利遊樂會合作興建殘疾人射箭場、與香港中文大學開展運動視光學研究以助提升殘疾運動員表現,以及通過殘疾人運動社區及學校發展計劃優化梯隊發展。協會亦將舉辦巡迴展覽,提升社會人士對殘疾人體育運動的支持及認同。
協會主席梁禮賢醫生表示:「經歷半世紀的變革,協會由一個殘疾人士運動復康機構,發展成為多項運動體育總會。我衷心感謝政府、各持分者、合作夥伴和社會各界的堅實支持和付出,與我們攜手創下無數光輝時刻。未來協會將繼續與各界緊密合作,實踐發展殘疾人運動的使命,配合『Project 2026』策略發展計劃,推動轄下運動項目的長遠發展。面對新的挑戰與機遇,我們將利用過去50年累積的經驗和優勢,迎難而上,再攀高峰。」
活動照片
50週年會慶活動
活動
日期
地點
運動員教練培訓基金
2022年6月起
不適用
《我們永不言棄—走過殘疾人運動50年》
新書講座
2022年7月23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
S426-427
殘疾人運動視光學研究
2022年秋季
不適用
殘疾人射箭場開幕
2022年秋季
西貢大網仔域多利遊樂會會址
巡迴展覽
2022年11月及
2023年1月至2月
稍後公布
殘疾人運動社區及學校發展計劃
2023年起
不適用
相關消息:
18-7-2022 《我們永不言棄–走過香港殘疾人運動50年》新書講座現正接受登記
13-6-2022 協會啟動「運動員教練培訓基金」培育 運動員晉身教練行列 承傳大賽經驗及知識
06-6-2022 協會與域多利遊樂會 合作興建殘疾人射箭場 開拓新訓練場地
返回頁頂